在黃龍玉還未被國家和人們認可的時候,黃龍玉當?shù)厝朔Q黃蠟石,當時黃龍玉已經(jīng)做一些掛件和飾品出售,價格低廉,當?shù)厝藭脕碛米饕恍┘倚蟮膰鷫?。下面就針對這么多年我認識黃龍玉的一些見解一起和大家分享一下,如有不當請多多指教相互探討:
黃龍玉是一種玉髓,其品種特殊,具備了自身的一些天然特點,黃龍玉以其質(zhì)地、種水、顏色等等與翡翠相仿,硬度為摩式7度,與翡翠相若,好的黃龍玉色彩濃艷,質(zhì)地均勻,與翡相比,透明度也令人滿意。有著田黃般的顏色、翡翠的硬度,與和田玉等軟玉相比,硬度更好、透度更高、色彩更鮮艷豐富。其最大的特點是具有很強的油脂光澤。 好的黃龍玉主要有三種,一種是凍料,一種是山筋料,一種是水石。假冒的方法一種是使用代用品,如米松石、加色瑪瑙等,另一種是人工染色、加色、注膠等。因黃龍玉與石英共生,結(jié)晶粗者為石英,結(jié)晶細者為玉髓,商家也往往用石英巖來冒充黃龍玉。因為黃龍玉屬于天然玉髓,可以使用鑒賞玉石的知識來辨別。
1、驗光(也就是透明度及明亮度):處理過的黃龍玉光的反射很散,沒有凝聚感;而天然光是油亮明亮的光,光線是聚在一起,有油脂般的光澤。沒有被破壞晶體機構(gòu)的時候,結(jié)構(gòu)非常緊密,表面就像一個不能攻破的鋼鐵,聚光;偽造品因為結(jié)構(gòu)不如天然結(jié)構(gòu)密,處理過的被化學(xué)腐蝕松散掉了內(nèi)部的晶體細胞,松散的表面不能把光聚齊,因此是散光。但有時黃龍玉外表帶有玉皮,比較難以調(diào)查透光性,因而,用這個辦法來鑒定黃龍玉還需要前提條件,對精加工過的成品比較有用。
2、檢查內(nèi)部晶體:看瑕疵,有無臟點、石筋、蘿卜絲紋路是否細而具有獨特風(fēng)韻,有無裂紋缺口,有無死蠟。 黃龍玉蠟質(zhì)很強,如果是天然形成的黃龍玉紋路清晰自然,不刻意。
3、查看色彩:天然黃龍玉的顏色無論何種顏色都有其色根,特別難辨別的是一片色的,可透光觀看色,天然的色分布有濃有淡,有色根有色塊,天然顏色是生長在晶體內(nèi)部的,跟隨著石紋的走向分布;注入的顏色漂浮不定,沒有色跟,顏色不能跟隨著石紋生長。黃龍玉的顏色一般呈黃色,包括金黃色、橘黃色、淺黃色等等,都比較偏暖色系一列;而仿冒的黃龍玉色彩多半是染色而成,簡略變淺或是褪色,還比較艷麗,紋路被阻擋呆板。
4、用水檢測:放入水中,再拿起來,天然的表面可凝聚一顆顆小水珠,偽造品與處理過的則不能成水珠,一片的附于石頭表面。辨別原理與觀看光是一樣的。此方法最為簡單易學(xué)。但是這一方法如果是遇到用過油保養(yǎng)的老黃龍玉,花的時間要長一些,在市場上購買的時候需要注意。
5、手感(也就是潤滑度):用手撫摸,天然潤滑如絲綢,偽造品與處理過的觸摸起來不光滑,有澀澀的感覺,這是很細微的變化,需要多練習(xí)才能達到手感靈敏。黃龍玉自身質(zhì)地結(jié)構(gòu)細密,手感細膩油潤,具有油脂光澤,加上質(zhì)地通透,看起來水頭足;而仿冒的黃龍玉質(zhì)地相對干澀粗糙,色澤昏暗,將之與黃龍玉對比,就能看出差別,但是需要注意就是黃龍玉表面有涂油的,那么擦干以后看看是否還是一樣,前后對比,如果不一樣的手感需要謹慎。
6、口感:放入口中,天然和沒有處理過的是沒有任何味道的,冰涼潤滑為天然的,處理過的翡翠發(fā)出一些怪異的味道。這個方法不建議嘗試,如果是有化學(xué)添加的,以免對人們的身體造成傷害,慎用。
7、用火燒:天然的黃龍玉經(jīng)過火稍微的燒,不會有怪異的味道飄出,而且在冷卻后,表面會凝聚一些細小的水珠;處理過的就會發(fā)出一些酸味等等不明氣味,冷卻后沒有水珠。
8、硬度質(zhì)量:硬度是辨別所有玉石類或者翡翠類的一種方法,天然的黃龍玉硬度比較高,甚至能夠同翡翠混為一談,而一般仿冒的黃龍玉玉石硬度偏低,所以辨別時測驗它們硬度上的差別也是能夠辨別出真?zhèn)蔚?。這個方法小編小陳認為只是簡單認知是否是黃龍玉足夠,只是用手或者身體器官來檢測的話偏差會比較大,除非帶上儀器比較精準,區(qū)別質(zhì)量上的品質(zhì)。
真正要做到“火眼金睛”,根本上還需要藏家對黃龍玉有大量的接觸、長時期的研究和更深入的了解,慢慢積累經(jīng)驗,鍛煉眼力、手感才可以。小編希望本文可以幫助到藏友,哪里不足請多多指教。
標簽: